該項研究成果已在《Clinics》期刊(JCR2區)發表,為耳念珠菌的耐藥機制提供了新見解,并為臨床醫生合理選擇抗真菌療法提供了實證依據,同時加深了業界對該菌株南亞遺傳譜系特異性的認知,從而推動全球“超級真菌”研究的發展。 論文發布截圖
研究背景 近年來,耳念珠菌(Candida auris)因其高度傳染性和多重耐藥性,已經成為全球醫療系統所面臨的嚴峻挑戰。特別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群體中,這種真菌的致死率可高達60%。耳念珠菌主要在醫院環境內傳播,尤其是重癥監護室(ICU)患者面臨的風險最為嚴重。隨著耳念珠菌在全球六大洲40多個國家蔓延,給各國的衛生保健系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。 耳念珠菌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中不易識別,目前通過全基因組測序,被分為5個分支類群。其對三類主要抗真菌藥物(唑類、多烯類和棘白菌素)均有抗藥性菌株發現。但每個類群在形態、生理和遺傳特征上有所不同。ERG11基因的突變與氟康唑耐藥性有關,磷脂酶、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合成和形態變化造成的毒力變化與其致病性相關。然而,目前對耳念珠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仍然有限,許多問題尚待解決。 ERG11基因突變是耳念珠菌和其他真菌耐藥性的重要機制之一。ERG11基因的A395T突變是第395位的氨基酸由腺嘌呤(A)突變為胸腺嘧啶(T),導致相應位置的氨基酸發生改變。這種突變可能影響編碼的酶(通常為14α-脫甲基酶)的結構和功能,從而影響真菌對抗真菌藥物(如氟康唑等唑類藥物)的敏感性。因此,了解A395T突變的具體機制不僅為研究耳念珠菌的耐藥性提供了重要依據,也為臨床醫生在選擇抗真菌藥物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,以便制定更為有效的治療策略,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。
研究內容 耳念珠菌基因組系統發育樹
研究揭示,CA01株屬于南亞分支,并且與之前文獻中報道的北京地區首次發現的耳念珠菌BJCA001和BJCA002展現出緊密的遺傳聯系。相較于中國本土記錄的唯一同屬南亞分支的BJCA001菌株,CA01對抗真菌藥物氟康唑表現出了明顯的耐藥性,究其原因在于ERG11基因發生了A395T突變。
突變前后氟康唑與ERG11的相互作用模式 分子對接分析進一步表明,A395T突變直接導致氟康唑結合位點結構改變,顯著降低了藥物與ERG11蛋白的結合親和力。除此之外,研究團隊還在CA01中識別了一組核心毒力相關基因,包括但不限于RBF1,它們在耳念珠菌的侵襲能力中扮演著關鍵角色。 此次研究不僅擴展了耳念珠菌南亞分支的基因種類,更是從分子生物學層面提供了一份詳盡的報告,闡明了耐藥性與毒力特征的本質關聯。其中,ERG11內部變異導致的氟康唑耐受性增強現象,對中國乃至全球的臨床實踐提出了警示信號。
研究小結 研究顯示,全基因組測序(WGS)技術在應對“超級真菌”等新型致病微生物領域的研究中,不僅助力科研人員揭示了耳念珠菌的耐藥機制,更為未來創新性治療策略的研發開辟了道路。 隨著基因組學的飛速發展,WGS 不僅能精確診斷微生物的種屬,還能揭示其復雜的耐藥機制與進化路徑,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視角。宏基因組測序(mNGS)和靶向測序(tNGS)也在病原體檢測中展現了卓越的性能。相較于傳統的微生物培養法,測序技術以其高效、靈敏的特點,能夠在極短的時間窗口內精準定位耳念珠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,甚至捕捉那些隱藏于常規檢測范圍之外的病原體,從而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效率和準確性。
近年來,迪安診斷深耕測序技術領域,不斷開拓創新,以技術力牽引產品力打造,以產品力引領科研與服務力提升,助力臨床醫生實現精準、高效、全面的感染性疾病診斷。未來,迪安診斷將持續深化與國內外科研單位及醫療機構的合作,共謀感染性疾病診療范式的革新突破,推動感染性疾病診療進入新時代。